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企业文化

        编者按:玫瑰产业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朝阳产业,是蓝贝酒业集团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在湖北枣阳成立的倪氏国际玫瑰产业股份有限公司集玫瑰产业园、玫瑰文化主题公园、玫瑰种植园三大园区为一体,以近5万亩的种植规模,成为了中国玫瑰产业发展的领头羊。但一直以来,国内外对玫瑰文化的发掘远远不够,社会上对玫瑰的价值和内涵了解甚少,包括我们的从业人员对玫瑰也一知半解。为了更深入的挖掘玫瑰文化,我们将陆续刊发《玫瑰史话》,以飨读者。

 玫瑰(Rosa rugosa Thunb.),属蔷薇目蔷薇科落叶灌木,原产于中国。在山东临朐县山旺盆地发掘的玫瑰化石,距今已有1200万年的历史。这就说明,玫瑰作为无数原始植物种群中的一种在中华大地上自然生长。
  玫瑰在中国的栽培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是最早栽培玫瑰的国家,据说已有4000年的历史,一般认为至少在春秋时期开始人工种植,但缺少历史文献的佐证。迄今为止,玫瑰的最早记录是成书于战国晚期的中国古代最早词典《尔雅》中,当时被称作“蘠蘼”虽释为“虋冬(麦冬)”,但《尔雅·郭注义疏》中明确指出:“蘠蘼即今之蔷薇”;而在西汉的《西京杂记》中:“乐游苑自生玫瑰树,树下有苜蓿”成为玫瑰这一名词作为植物品种的最早文字史料。
  蔷薇最早称为薔蘼,蘼玫同音,在古代文献中,并没有将蔷薇、玫瑰和月季分开,古文中的薔蘼、墙蘼、蔷薇、酴醿、荼蘼和荼薇俱泛指蔷薇、玫瑰、月季等蔷薇科植物,所制玫瑰露被称为蔷薇水或酴醿露。应该有很多描写蔷薇和月季的文字记载包含了玫瑰,直到后来物种分类逐渐细化,才使玫瑰与月季和蔷薇逐渐区分开来,而月季直到宋代宋祁著《益都方物略记》才开始出现。在南阳出土的汉画像石中所谓的月季皇后石中的花卉准确地说当时应该被称为薔蘼,而从枝刺和叶片的形态上也更像是玫瑰。
  最初玫瑰并不是花卉的名称。玫瑰一词原指的是两种赤色的玉石,又称“火齐珠”,现在一般认为是一种玫瑰色矿物“锂云母”。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就有“玫,石之美者,瑰,珠圆好者”的解释,但两字一般长作连绵词用。《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的买椟还珠的故事中记载:“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这里的玫瑰,显而易见指的就是用以装饰的赤色玉石。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中有“玫瑰碧琳,珊瑚丛生”“如其石则赤玉玫瑰,琳瑉琨吾”同样指的是玉石;南北朝时沈约所作《登高望春诗》中“宝瑟玫瑰柱,金羁玳瑁鞍”。南北朝的陈后主《七夕宴乐修殿各赋六韵》的“钗光摇玳瑁,柱色轻玫瑰”,同样都是玉石。一直到隋代无名氏所作的《任昉引南海俗谚》中的“蛇珠千枚,不及玫瑰”仍是指玉石。玫瑰一直就是玫红色玉石的专属称谓,象征着宝贵和珍奇。直到唐代,人们开始将这种红紫色的蔷薇称为玫瑰,成为植物的专用名词,究其原因,古人喜欢在赞美一种植物时用某种宝石来形容,类似的例子很多,比如刘禹锡形容友人馈赠斑竹杖,有“一茎炯炯琅玕色,数节重重玳瑁文”之句,所以很可能是当时某位帝王或文人骚客的诗句用玫瑰二字夸赞紫红色蔷薇的美艳和珍奇,而用宝贵的玉石名称而冠名,这在汉语修辞中应属于“借喻”手法,由于这一借喻非常生动、准确,直接导致玫瑰玉石的本义逐渐被人忘却。明代王世懋的《学圃余疏》记述:“南海谚云,虵珠千枚,不及玫瑰,玫瑰,美珠也,今花中亦有玫瑰,盖贵之,因以为名。”说的就是玫瑰十分贵重,所以用玫瑰这个宝石之名来称呼它。宋代王谠《唐语林·补遗一》中说,“直使便为‘玫瑰’字,岂百花中独珍是,取象于玫瑰耶?”也说是因为这种花非常珍贵,所以用玫瑰这个美玉的名字为名。另据元代李治所撰《敬斋古今黈》记载:“张祜咏蔷薇花云:晓风抹尽燕支颗,夜雨催成蜀锦机;当昼开时正明媚,故乡疑是买臣归。蔷薇花正黄,而此诗专言红,盖此花故有红黄二种,今则以黄者为蔷薇,红紫者为玫瑰云。”将红紫色的蔷薇称为玫瑰,这也说明在唐宋时代,玫瑰是红色蔷薇的专属名字,到后来,古书上逐渐又有了白玫瑰、碧玫瑰、黄玫瑰等记载,如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言河南嵩山有碧花玫瑰,明代高濓《草花谱》言燕中有黄玫瑰,明陈继儒《岩棲幽事》言天台有白玫瑰的记载,之后经过大量反复的杂交与变异,颜色才逐渐变得丰富。
  至于为什么用本来是美玉的名字来称呼赤色的蔷薇,还有一种说法是由“梅槐”演变而来:在唐代李匡乂《资暇集》中有“丛有似蔷薇而异其花,叶稍大者,时人谓之枚櫰,实语讹强名也,当呼为梅槐,在灰部韵,音回……玫瑰,瑰亦音回”。按《江陵记》云:“‘洪亭村下有梅槐树,尝因梅与槐合生,遂以名之’今似蔷薇者,得非分枝条而演胤哉?”据此看来,“梅槐”演变成玫瑰之说也不无合理性。
  唐代以后,诗文中作为植物的玫瑰逐渐增多,唐代长孙佐辅《古宫怨》中:“窗前好树名玫瑰,去年花落今年开”。白居易的“菡萏泥连萼,玫瑰刺绕枝”的诗句,之后刘禹锡、李商隐、杨万里、温庭筠、贺铸、杨慎、徐渭、丘逢甲、黄遵宪、龚自珍等都曾写下过关于玫瑰的诗篇来赞美玫瑰。而明代吴宽所作的《刺醿》诗,最有说明意味:
  酴醾有数种,同名而异字。
  花开欲折难,銛钩如棘刺。
  白者干独长,红者香更腻。
  种之小径旁,所恨罥衣袂。
  插竹加编缚,步障差可类。
  石家金谷园,恐乏此佳致。
  清代文学家李渔《闲情偶寄》也表明:玫瑰“可囊可食,可嗅可观,可插可戴,是能忠臣其身,而又能媚子其术者也。花之能事,毕于此矣” 。尽说玫瑰妙处。
  玫瑰花的别名很多,有赤蔷薇、徘徊花、刺玫花和刺客花等。古人认为玫瑰茎上锐刺猬集,遂形象地视之为“豪者”,并以“刺客”称之。这种对“豪者”的欣赏非常符合玫瑰本性。因其香味芬芳,袅袅不绝,玫瑰还得名“徘徊花”;又因每插新枝而老木易枯,若将新枝它移,则两者皆茂,故又称“离娘草”。无论是“刺客”还是“离娘”,玫瑰都展现出一种隐藏于坚韧中的绝代风华,绝非韶华易逝的悲情贵妇之态。(张志强)